(图中)居銮中华中学代表与工作坊学员,前排左起署理校长吴小燕、副校长何晓绢、董事长王培荣、本地建筑设计专员Amirul Hakim、章井钟、郑俊健、张伊蕙。后排右起空间改造工作坊讲师林晖翔、张健毅。
(居銮27讯) 居銮中华中学国际事务处与联课活动处日前,在本校客属厅举办【空间改造工作坊】活动,为校内联课活动室的闲置空间进行改造计划,经过3天的课程讨论之后进行成果发表,学生有机会向銮中董事长王培荣和总务章井钟进行交流互动。
出席者有本校董事长王培荣、 总务章井钟、署理校长吴小燕、副校长何晓绢、陈维毅、学务处副主任郑俊健、国际事务处主任张伊蕙、助理林文渊。
本校董事长王培荣对于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提案表示十分惊讶,仅透过一个小小的空间,却迸发出无限的可能。
他指出透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工作坊,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从课本上所学习不到的事物,透过校友的无私分享,让学弟妹们受益无穷。
总务章井钟则强调,丰富的想象力也要接地气,否则一切都是空想,善用每一个空间,活络学校每一寸土地,才能让銮中校园一直维持朝气蓬勃。
工作坊负责人张健毅表示,校园作为兼具公共与教育性质的场域,是最适合推行「参与式设计」的场所;而学生作为校园空间的使用者,也是集体设计的最佳参与者。
学务处副主任郑俊健认为,透过空间改造工作坊,学员们能够学习如何观察和发现问题,透过团队合作整合出具备可行性的方案。借此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、建设性思维、组织能力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。
国际事务处主任张伊蕙表示这次的工作坊藉由“空间“让学生与学校产生连结,平常被忽视的角落,重新聚集学生的目光,并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。也许这些想法不一定会被采用,但肯定的是学生一定会更关注这个空间后续的发展与建设。
工作坊的核心理念是通过「参与式设计」的方式,一同探索联课活动中心空间的潜力,并共同制定改造计划。工作坊共有21名学生参加,分成12组,透过让学生以对校园空间的深刻观察为基础,结合校方未来规划的需求,展开了深度讨论,并制定各小组的提案,最终,每组通过立体模型和画图等呈现方式,向董事、校方以及师生展示设计理念和成果。
工作坊是由校友组织的非营利组织【入众】和【舍记】协办,工作坊由建筑专业背景的指导员张健毅与林晖翔主导,并由郑俊健、杨英智、张伊蕙、林采郡、郑晖等多位老师协助推行,工作坊期间,也有幸邀请了马来西亚建筑专业人员Amirul Hakim 参与指导,总务章井钟董事也将自身经验与学员分享交流。
照片:
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模型制作。
学生上台呈现成果报告。
学生聆听空间改造工作坊讲师也是銮中校友张健毅的分享。